抗生素经典治疗方案遭质疑,因其加速耐药性?

发布时间:2016-10-14 17:59     文章来源:原创     作者:百替生物

        1929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, 1942年青霉素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。抗生素的出现帮人类解决了很多问题,肺结核、炭疽等疾病统统都被消灭了,人类的健康得以保障。然而,现实却是抗生素对细菌的征服能力在大幅减弱:随着抗生素滥用,细菌的耐药性正在逐步增强。近年来,令人闻之色变的“超级细菌”更是频繁出现。而人类开发新抗生素的脚步却已停滞多年:人类已经25年没有发现新的抗生素种类了,而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却并未减缓。

       近期,来自哈佛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Roy Kishony实验室的科学家在《Science》发表了一篇文章,试图了解实验环境下细菌需要多久可以进化出耐药性:他们发明一种装置模拟细菌在不同抗生素浓度环境下的生存、迁移和变异情况。我们人类研发新抗生素药物周期至少需要10年之久。而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时间却是:不到两周。大约10天左右的时间,大肠杆菌对原始致死剂量1000倍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。在更换了另一种抗生素后,这个数字更是变成了惊人的10万倍。

        临床上对减少细菌耐药性治疗方案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。近日发表在《Science》上的另一篇文章则对传统抗生素的经典治疗方案(1.充足剂量,2.联合用药)提出了质疑。该文作者是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进化生物学家Andrew Read,他和其他少数科学家认为,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几乎与药物上市同步,甚至在抗生素上市之前就已经产生了耐药性。研究人员在30000年前的冻土中就有发现携带耐药基因的细菌,可见有些细菌的耐药性是固有的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。

        如果给予高剂量抗生素,敏感细菌被大量抑制或杀灭,剩余的耐药细菌则会由于生存压力变小而大量繁殖,最终反而增加了耐药细菌的繁衍。而如果给予低剂量的抗生素,则敏感细菌尚有部分存活,耐药菌作为基因突变的产物,毕竟是少数,这种情况下耐药菌还是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,不会大量繁殖,在机体免疫系统的协同下,细菌会被完全消灭。
        同理,对于联合用药,最后也是相同的结果。他们设计了一些实验初步证实了以上理论,例如用疟原虫感染老鼠,本来100万或1亿疟原虫中只有一只耐药,在使用大剂量乙胺嘧啶后,迅速产生了大量耐药的疟原虫。而给予小剂量短时间的乙胺嘧啶后,耐药疟原虫始终处于极少数量,而老鼠也未患更严重的疾病。
       也有部分科学家持观望态度,期望临床试验的数据能带来更确切的结果。

本期服务顾问

咨询在线QQ

服务热线

400-611-2850


服务和特性

价格和优惠

扫微信咨询我们